第六章 二·一一战斗(2)上午,邹军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他拿着照相机在阵地上照了几张照片,想把战士们作战、生活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个永久的留念;照完后便在猫耳洞里摆弄起显影粉、定影粉,冲洗起照片来了。下午进行过节教育,邹军把阵地上的班长召集来,布置了教育的内容。他又打电话给配属在八连、九连的几个班提出了要求,让大家自觉地遵守战场纪律,注意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以班为单位在猫耳洞开展忆家乡、写家信活动,畅谈家乡的巨大变化和亲人对自己的鼓励。晚上,几个班长来到邹军的指挥所,说:“指导员!过年了,让我们打几炮过过瘾吧”!邹军被他们缠的实在没办法,便说:“为了让大家平平安安过一个春节,炮是不能打的,但为庆贺新春的到来,每人可以打五发洩光弹,不许向越军阵地上打,一律朝天空放”。战士拿起冲锋枪,红的、绿的洩光弹一起向天空上飞去。这一天,战斗在边防前线的战士们,始终警惕地坚守在哨位上,为了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他们失去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在合家欢乐,举杯团聚的时候,他们却日日夜夜坚守在距敌人几十米的哨位上,战场上恶劣的生存环境,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这就是一名军人的高尚品质,也是他们的幸福观,用一人的苦,换来了万家甜。天亮了,战士从浓重的硝烟味中睡醒,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邹军天还没亮就从指挥所里钻出来,在阵地上走了一圈,然后坐在指挥所门前抽起烟来。他平时不抽烟,只是打仗后考虑事情多,有时思想压力大,为了缓解压力,便抽起了“大重九”、“红塔山”来。他在思念自己的妻子儿女。妻子可能早已起床,正在为孩子们包饺子,也许孩子已经穿上新衣服,在外面你追我赶的放鞭炮玩呢。细心的父母通常拿几枚硬币包在饺子里,如果谁吃到,就说明谁有福气,她会不会哪!吃过饺子,儿女在妻子的带领下,可能跑去向爷爷奶奶拜年,祝老人家身体健康,幸福长寿,爷爷奶奶向孙女们送压岁钱。他“嗨”了一声,邹军多么想和家人团聚,他知道自己当兵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回家过春节,许多该自己干的活都扔给了妻子和父母,他感到很惭愧,在妻子面前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在儿子面前是个不合格的爸爸,在父母往往需要自己的时候,又不在跟前是个不孝的儿子。作为年轻的军人,谁不想念自己的家乡,谁不想念自己的父母,谁不想念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也正是为了她们的幸福生活,才暂时失去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是为了她们能有个安宁的生活环境,才生活、战斗在这艰苦的地方。真是实在没办法,作为一名军人身不由己,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这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夜色已经完全退去,战士们一个个钻出了猫耳洞,阵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按照北方人的习俗,春节早上必须吃饺子。邹军昨天已经吩咐炊事班做好了饺子馅,各班把饺子馅和面端回后,在猫耳洞有说有笑地包起了饺子。邹军到各班看了一下,见有的新战士不会包饺子,便手把手地教他们,然后又一同和连部的几个战士包了起了。毛毛细雨在头顶上飘着,头发上挂满了水珠,却全然不顾,大家边包饺子边谈论着自己家乡过春节的趣闻,当谈论到高兴的时候,有的战士捧腹大笑,手中的饺子也落在地上。虽然因为缺水,大家多天没有洗脸、刷牙,沾满泥水的军衣上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军绿色的衣服变成了黑色。但是,他们战胜困难的毅力是没有人相比的。指挥所前,通信员在用炮弹箱做成的简易餐桌上,整齐地摆满了包好的饺子。炊事班已经烧好了水,有的班正在煮饺子,行军锅里冒着蒸汽,只见饺子在锅里不停地上下翻滚,一股扑鼻的香味不断地飘来,让人看的有点眼馋,这时通信员跑来,喊道:“指导员!电话”。邹军迅速钻进指挥所拿起“我是团炮兵股李参谋,根据战争的进展情况,团首长命令你连恢复八二迫击炮阵地,迫击炮阵地留12名战士,负责四门火炮的操作,阵地交副连长朱学文负责;命令你马上出发,在高地开辟六门八二迫击炮阵地,24小时具备作战能力,有你担任阵地最高指挥,全权指挥战斗。有什么困难吗?”邹军犹豫了一下说:“我是一名政工干部,缺乏军事素质,最好派军事干部去”。李参谋说:“团首长专门研究了你的情况,并且调阅了档案,得知你是目前全团炮兵干部中军事技术最突出者之一,是最合适的人选,你必须执行命令!”邹军说:“那好吧!请转告首长,我坚决服从命令,保证圆满完成任务”。邹军从文书曹学军手中接过军用地图,迅速地在上面寻找着高地,很快眼睛死死地盯在,距敌人阵地不足米的一个山头上,这里非常危险,不但经常遭到敌人的炮火袭击,而且也常遭到敌人步兵和特工的偷袭。他迅速把副连长朱学文和三排长李延来召集来,围在地图前,研究敌情和地形。他要求副连长朱学文加强对阵地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在人员少火炮多,作战困难时,可以集中兵力,确保两门火炮能同时投入战斗。自己带领四名战士,迅速赶到高地,完成排雷任务,同时确定好各炮和指挥所的位置,领取作战物资;三排长李延来在20小时内带领部队,把火炮运到指定地域。为了争取时间,邹军面对通讯员端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顾不及吃一个,就这样在大年初一天刚亮,他就带领四个战士向高地出发了。将近三公里的路程,在平时不算什么,但在战场上比三十公里还难走,山路崎岖,一会儿用砍刀劈开挡在面前的灌木丛,一会儿手扒住岩石往陡峭的山上爬,还不时被敌人的炮火赶着跑,大家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军衣都拧出了水来。在一个隐蔽的地方,邹军命令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坐在一块岩石下,他用手摸拉一下脸上的汗水,回想起自己了当兵走过的路程:邹军是年底从豫西家乡,放弃信用社会计工作,当兵来到某集团军炮兵团火箭营服役的,当时火箭炮是全军最先进的火炮,它属于自行火炮,机动性强、射程远、杀伤力大。76年随着部队装备的不断改善,军炮团火箭营被撤销,成立师火箭营,他和连队来到了C师。因为他训练吃苦,当兵第一年就荣立三等功,第二年担任班长,在团组织的比武中,每年都在前三名。77年担任排长,79年初任副指导员,82年任指导员。随后部队又开始整编,每营撤编一个连队,因为邹军所在的连队是从其他部队调来的,再一次遭到厄运,已经是指导员的邹军带领本连的八名干部,来到A师A团炮兵营,组建火箭连,该连战士是从16个连队抽来的,非常难带,组织纪律、军事技术都非常差。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一个落后的连队带成了先进连队。他永远难以忘记的是在杭州湾农场,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当时连队在执行插秧任务,由于是沙土地,加上水含盐量非常大,几天下来,战士的手脚开始溃烂,鲜血直流,有的跪在地上插秧。一天,营长拿着尺子来检查水稻的质量,发现一米少了一穴,命令邹军把已经插好的20亩水稻全部拔掉。邹军看到战士溃烂的手脚,不忍心拔,就和营长商量,能不能不拔,派人下田,每米再补插一颗。营长不同意,便说:“你不拔,我降你的级,撤你得职”。邹军火了,在全连战士面前和营长吵了起来。他说:“你算老几,我这个指导员虽然官不大,是师长、政委任命的,你有吊本事撤我没有!”最后在全师检查插秧质量时,全营排在最后一名。但是,邹军领导的连队插秧质量,在全营五个连队中是最好的。营长为了推卸责任,到团首长那里告邹军的状,由于邹军刚调入这个团不久,关系不熟,团首长决定让邹军在全团连以上干部会上作检查,并在参战前夕,把邹军从炮兵营调到步兵营。邹军错误地认为是领导在报复他,毕竟打仗步兵比炮兵危险的多,所以在接到让他去高地开辟新的阵地时,心里很不痛快。但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想法归想法,命令必须执行,尤其是在战场。邹军带领四名战士,终于来到高地。他根据地形和经验,把六门炮阵地选择在山腰上,指挥所设在阵地的左上方,炊事班设在阵地的左下方,阵地据山顶有二十几米高。他知道只有这个位置最安全,敌人的炮弹打低了碰在山头上,打高了落在山脚下,对阵地都构不成威胁。他在各炮位置上,插上小旗,把四名战士分成二组,爬在草丛中,小心翼翼的扒开杂草,排除里面的地雷,为后续部队构筑阵地创造条件。然后又联系军工连,送来了0条麻袋,80根方木,一副大型钢架工事,六套波纹钢工事,为明天构筑工事,打下了良好基础。阵地上一切准备妥当,天色已经黑了,肚子开始嘟嘟直叫,这才想起一天还没有吃东西,便派人到里头寨一个兄弟连队的炊事班,要了点面条充饥。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毛毛细雨不停的下着,山沟里哗哗的流水声,伴随着雨打在树叶上啪啪声,响个不停,给这个距敌人近在咫尺的山坡,带来了更加恐怖,随时都有遭到越军特工袭击的危险。他们每次二人轮流站哨,另外三个人在用席子搭成的简易小棚里休息,一日的疲劳使他们很快进入梦乡。半夜,哗啦一声,把他们从梦中惊醒,邹军迅速抓住冲锋枪,环视周围情况,以为是敌人偷偷摸上来了。原来虚惊一场,因雨下的太大,雨水压垮了棚子上的芦席,打湿了被子。已经无法入睡,只得起来重新搭棚,然后把麻袋铺在地下,身上盖了几层麻袋御寒,雨不停的下着,夜显得特别长,特别长!早上,邹军让一名战士去里头寨弄点吃得来。回来后带了一盒米饭,便每人分着吃了一点。这时,三排长李延来带领部队,扛着武器和工具来到阵地。邹军把阵地上的情况和周围的敌情,向各班长做了简要的介绍,要求尽快构筑炮阵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作战条件;然后修筑弹药所,各炮之间的道路沟通等。各班长明确任务后,迅速带领战士干起来,他们穿着背心,仍然汗流浃背。老天象故意和他们作对似的,突然下起来雨来,雨越下越大,雨水顺着脸往下淌,眼睛模糊了,用手摸一下,手上的泥土又弄得满脸都是。战士挥舞着手中的十字镐,不停地挖着,泥水弄的全身都是,却全然不顾。中午,炊事班烧了一锅稀饭,虽然没有一点菜,但大家吃的特别香。邹军已经快两天没有吃饭了,加上超强的体力劳动,身体早已吃不消了,他端起稀饭,狼吞虎咽地喝起来,感到特别香,仿佛是吃到了天下最好的美食。下午,各班开始构筑猫耳洞。邹军带领连部的三大员构筑指挥所,指挥所以两米宽两米高,往里面推进着,每挖一段,就用工字钢架撑起来,用螺栓固定好。每过两小时,他就要到阵地各处看一下,了解各班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回来后继续挖。他累的腰实在直不起来,就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干,并且给战士提出口号“宁肯累死,不能让炮弹炸死”。因为累死可以用自己的生命,给战友换取安全的生存环境,是有贡献的;工事不符合要求被炸死,对家庭和部队都是一种无为损失。为了解决部队吃的问题,邹军让司务长刘宏林带两名炊事员,去八连、九连炊事班弄点吃的,很快了几斤鸡蛋和面条,一桶压缩饼干被带回。民工连送来了发炮弹,电话线已经和炮指架通,具备作战条件。邹军对每个火炮进行了检查,并且赋予了射向。在检查中发现有几棵树,影响火炮的火力发射,就用炸药绑在树的根部,点燃导火索,把树炸掉。慢慢地他掌握住了要领,想让树往哪个方向倒,就往哪个方向倒。连队移防高地已经五天了,工事基本构筑好,炮与炮之间的道路全部沟通,在阵地左侧50米处构筑了一个厕所。司务长刘宏林带人去后方买来了煤、油、粮、菜等,解决了部队生活问题,连队的生活逐渐地走上了正规。为了鼓舞战士的作战热情,邹军用电话和连长赵国伟商量了一下,决定召开党支部大会,讨论何勇、李武成、张森林同志的入党问题。他用电话要通了在连前指的连长赵国伟、迫击炮阵地上的副连长朱学文、里头寨负责全营炊事班的副指导员侯天顺、高地上的一排长姜山、高地上的二排长张海涛等,要求他们拿着电话,各阵地上的党员坐在旁边。邹军主持会议,干部在各自阵地上发言,传达党员的意见。这样的党支部大会,他还是第一次组织,即新鲜又有意义。2月26日,邹军带领通信员去高地,参加营党委会,教导员传达了师政治工作会议,重点传达了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和师长的指示,以及目前三营的情况。教导员说:“上级首长要求各部队,要加强对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现在有的战士因参战时间长,作战频繁,前线条件艰苦,产生了急于下阵地的思想,谣言四起“什么3月8日换防”、“三月底下阵地”、“某某师来接防”等。造成士气低落,严重地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作战指导思想的教育。根据上级透漏的消息,到五月份,有济南军区调来的某集团军接防。因此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必须坚守到五月。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战士的情绪,积极防御和预防敌人冷枪冷炮打击,必须狠狠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才能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教导员接着说:“三营上阵地一个多月以来,处于消极防御状态,战果没有预想的好,反而出现了36名同志的伤亡,各连下一步要彻底克服这种现象,巩固阵地,扩大战果”。随后,各连指导员汇报了本连战士的思想情况,以及阵地的构筑等。会后,邹军到最前沿看望了配属到步兵连的一、六班的同志,正巧又遇到二班战士周南方下来背水,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了解了他们班的情况,又打电话给一排长姜山,询问了阵地上的情况。并向坚守在前沿阵地上的同志问候,同时要求他们首先注意保存自己,其次才是消灭敌人,要把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xz/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