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棉花 > 木棉花功能 > 正文 > 正文

邹中海日子在汗水中浸泡脚却一直没有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4 15:45:46
儿童为什么那么早就得白癜风 http://www.kstejiao.com/etbz/mtjs/1489.html

出租屋里的老物什(组诗)

邹中海

(广东中山)

……………………………………

新时代湾区文学出品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谭谈题字。

镜子

梳妆台上的那面镜子

是妹妹送的礼物

那时候喜欢坐在镜前

梳头发,擦雪花膏

光滑如镜的你

偶尔间也会转两转

慢慢地被岁月染过的头发

覆盖了生活的全部颜色

镜子还是你忠实的粉丝

记录着沧桑的身影

梳妆台上摆的那副老花镜

沉默无言,像秋风吹落的叶子

书柜

在这个漂流的城市

耸立着一方小天地

它是我的江山,小得不能再小

仿佛是我的量身定做

高如我,宽亦如我

刚开始摆的是塑料花、碟片、菜谱

后来在一次搬家中

电视机和碟片留给了房东

房子太小,它却太空

就用书本充实

如同充实我的内心

日积月累,竟然拾掇起曾经的梦

漂泊还在,它如影随形如爱人

每当我累了

就躺在她的身边,无声的陪伴

听着我入眠的心湖里,泛起波澜的鼾声

自行车

驮着我的梦想

在硬化的路上游弋

它是我的座骑,和我一起构成四条腿

有时我骑它,有时它骑我

异样的风景,引来巡逻队员的问询

它的身份,证明了我的身份

城市以垂直的速度向天空要云彩

没有推动剂的我们,落后于时代

梦想的翅膀,在钢筋水泥墙上碰伤

大批农民工,被抛下谷底

听不见的呻吟,藏在萎缩的身躯里

黝黑面容被屏蔽,满世界

都是精致的妆容

秋天的叶子,开始在流光中泛黄

小草也黄了

我选择了妥协,它选择了抗争

多次的争吵,差点分道扬镳

受了委屈的积怨,最终把气撒在了马路上

前后轮胎,全都炸了

倒在地上的身影

像妻子无助的哭声

默默扛起

不光是我的座骑

更是一块铮铮的硬骨头

鞋垫

听不进母亲的诫勉

执意远行

母亲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纳了一副鞋垫

密密麻麻的针脚

寄托了母亲无声的嘱咐

只是当时太年轻

根本没想那么多

出租车在楼下发出催魂一样的鸣叫

母亲问了声合不合脚

我随手拿起桌上的背包说了声刚刚好

明显看到母亲的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他乡的木棉花实事求是来说还是很亮眼

就像初恋的情人散发着令我着迷的清香

只是我到这里却有点水土不服

磨断了劣质皮鞋的后跟才明白远方离我还远

日子在汗水中浸泡

脚却一直没有起茧

换洗时才发现

密密麻麻的针脚里

绣了一颗心,一条回家的路

从此我再也没有用过这双鞋垫

我怕踩疼了母亲的心

还有那条归家的路

父亲送的帆布包

父亲到过广东

是他唯一的一次

年轻时在闽南当兵

也算是与岭南相邻

出租房上的那个帆布包

工会几个红字闪现

那是父亲退休时

单位留给他的礼物

把帆布包传给我的时候

充满希冀的眼神

穷了一辈子的矿工

也希望用包来装钱

打捞了半辈子秋风

努是努力过的

不信你问流水

照见了从青丝到白头的全过程

打捞了半辈子秋风

努是努力过的

不信你问雁群

它们呼唤我回家时

我还在城市的边缘行走

打捞了半辈子秋风

努是努力过的

不信你问身边的邻居

他们都说我是勤奋又努力的好人

如今,好人只能在梦里

跪在坟前,继续打捞

那渴望丰收的秋风

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国防大学原上将政委赵可铭题字。

邹中海,笔名涛博哥哥,海哥,湖南新化人,现工作于中山。诗人,文艺批评家,国学大师李仲卿的关门弟子,曾在一所中专学校执教十余年,现为三湘文学总编。先后在《世界日报》《新大陆》《小说月报》《中国教师》《他乡是故乡》《小天使》初中版等海内外报刊书籍上发表各类诗文、评论百余篇(首)。诗歌《粮仓九章》获湖南省建国七十周年有奖征文比赛三等奖;《谢师宴》获中国诗歌万里行南方论坛三等奖;《一粒黄豆磨出的人生》和《小康路上》分别获中山市“我们的小康生活”征文三等奖和入围奖。文学评论《心有余光》获《青少年导刊》一等奖,《诗应该怎么写》获《中国语文报刊.教学博览》一等奖。曾被《传奇故事.校园文学》评为年度诗人,被《中山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有三首抗疫诗歌被中山市博物馆收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gn/1001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木棉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