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棉花 > 木棉花主治 > 正文 > 正文

闪耀的军功章记16团重庆籍参战支前的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31 13:18:14

闪耀的军功章

—记16团重庆籍(参战支前)支边战友

文/沈川

每年阴历二月间,云南河口莲花滩乡满山遍野盛开的木棉树花,在初春的阳光映照下迎风怒放。

蓝天白云,红花似锦。“木棉花儿开,冬天不再来”,丛丛点点的木棉花树矗立在山野上,公路边,为冬去春来的大地涂抹出一些不规则的大红韵。棕褐色的枝干上次第缤放着红艳的木棉花,远远望去恰似一团团正在尽情燃烧的小火苗,美不胜收。

这一树树红艳艳的木棉花,击退了云贵高原的寒冬,惊艳了七彩云南明媚的春天。

木棉花又称英雄树。木棉树枝杆壮丽挺拔,一身正气矗立在天地间。山野上一树树木棉花迎风盛开,犹如一个个持枪挺立的战士,守护着祖国的南疆,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三月下旬随《红土热血》(暂定名)剧组到河口拍摄《重庆支边青年纪念碑》落成仪式时,在春雨飘渺的寒风中,站在红河岸边的北山广场上,望着成百上千身穿统一纪念体恤的16团战友们,我不止一次的扪心自问:为什么修建《重庆支边青年纪念碑》的是十六团的支边战友?!为什么五十年后的今天,他们能够在集结号吹响的那一瞬间,千里迢迢赶到红河岸边,赶到南溪河畔,站在面对邻国的北山坡上,缅怀那一段腥风血雨、刻骨铭心整整八年的漫长岁月?!

在参加昨天上午举行的《重庆支边青年(参战支前)回顾座谈会》结束后,刚刚走出会议室,我在内心深处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

16团前来参加座谈会的7位战友中,其中4位战友胸前佩戴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金光闪闪的个人三等军功章!

四枚沉甸甸闪耀着青春光环的军功章,让我们参加座谈会的全体同仁肃然起敬!闪闪发亮的军功章,彰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对祖国的忠诚!以红色为基调的军功章,是四十二年前重庆知青参战支前用满腔热血换来的佐证!

(参战支前)的多名重庆籍知青,不仅仅是名重庆支边青年的骄傲!也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京.沪.蓉.昆支边战友的骄傲!更是值得他们回望人生、追忆青春芳华的骄傲!

《闪耀的军功章》

续一:相聚人民大礼堂

文/沈川

6月9日清晨醒来,望着窗外飘渺不断的雨丝,黑沉沉的天穹乌云密布,新历六月的绵绵细雨不仅是山城夏天的一大特色,而且是七、八月高温酷暑降临前,老天爷给庶民百姓的一个休生养息的机会。

站在阳台上一眼望出去,淅淅沥沥的绵绵细雨越下越大,我心里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今天上午的采访活动是不是因为天气变化的原因,需要临时调整改期呢?

一个星期前,在第二次采访“支前参战”的座谈会上,约定6月9日上午10点,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广场前,给1师16团40多位“支前参战”战友,拍摄一张42年后珊珊来迟的全家福。

上午八点,手机里一条信息悄然而至——风雨无阻!我一直悬挂在半空中的担心已是多余,这也是支边战友的处事风格——说一不二!

当我走出轻轨2号线曾家岩1号出口,顾不上打开随身携带的雨伞,心急火燎的朝大礼堂广场远远望去。

人民大礼堂广场前高高的牌坊下,一群身着16团浅蓝色50周年体恤纪念的战友,已经聚集在一起等候雨过天晴留下合影那一瞬间的早些到来。

好事多磨,一直等到11点多钟,乌云密布的天空露出一些亮光,肆虐了一上午的夏雨才勉强收住。40多位战友抓紧时间佩戴上军功章,排成三列站立在大礼堂的台阶上,一个个专注的神情留在了镜头里。

由16团一位战友精心设计的50周年纪念体恤,是重庆支边战友一致认可的“军服”。浅蓝色寓意红土高原湛蓝的天空;白色的胸徽象征胶树流淌出的乳白色胶水;象征50周年孔雀图案中的三叶橡胶,代表的是我们赴滇八年从事的艰辛工作;最下面的一排小字是我们各自部队的番号。

鲜红的八.一军旗上,印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民兵”十一个金黄色的大字,迎风招展的军旗42年后的今天重新飘扬在人民大礼堂前,16团“支前参战”的战友们,他们当年直面生与死的考验,义无反顾的跟随解放军部队渡过红河,他们是重庆支边青年的骄傲,

《闪耀的军功章》

续二:“无线电静默?!”

文/沈川

年10月——年3月期间,发生在云南省农垦系统植胶垦区,由西双版纳原1师1团的重庆和上海知青揭竿而起的十万知青大返城运动,瞬间波及1、2、3师所属的各个团、营、连队。当年只有处于滇东南的4师管辖区域是一方净土,而位于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的河口县4师16团的名重庆知青,为什么在面对“我们要回家”的返城浪潮从澜沧江卷到红河时,四千山城儿女能够心如止水置身事外?

这件事情虽然是已经过去42年了,但是,它如同一团迷雾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的集体“无线电静默”,不符合当年那一起长达四天,震惊中外上报国务院办公室,涉及到数千重庆知青参与其中的河口年5月29日事件(与盘据河口县城越侨中的地痞流氓发生的大规模械斗)的逻辑思维方式。

时至今日,追根溯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采访到当年16团的一些“风云人物”与“支前参战”立功受奖的诸多战友,令人信服的答案才逐渐的浮出水面。

战时管制!河口16团各个连队沿红河与南溪河一字排开,与越南以河为界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没有一丝一毫参与知青大返城运动的空间与环境条件!

在前段时间召开的三次座谈会上,争先恐后拿起话筒发言的几十位战友,用不同的方式向我们采访组传输了一个明确的信念,从小受到的共产党正统教育,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舍小家保大家思想意识,(保家卫国重于一切)在一触即发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即将开战前夕,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是必须的!

42年后我们静下心来回顾这一段历史,不得不承认中越自卫反击战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云南十万知青大返城运动的善始善终。

来源:

张果姥的美篇

推荐阅读

?《无声的群落》(19):成都有个“青训班”

?四川组织知青赴云南支边片断

?兰草:为躲武斗老家行

?《无声的群落》(18):喂猪梦破灭记

?支边五十周年大会暨老照片集锦(原一师一团十一营)

?重庆知青赴威远庆党生日活动纪实

?小知识:重庆知青知多少?

?知青电影《红月亮森林》首映式在重庆举行

?知青电影《红月亮之武陵山歌》在山城冉冉升起

觉得还不错,请“点赞”和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zz/9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木棉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