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乃珖(-),号江声外史、沙堤璞夫,晚年又号璧寿翁,福建福州人。画家,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尤擅双钩白描、工笔重彩。先后出版有《郑乃珖画集》等专著二十余种。
郑乃珖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承前启后、风格独具的名家大师、艺术教育家。
他自幼天资敏慧,受其博学多艺的祖父孝廉菊三公熏陶,浸淫诗文书画、金石篆刻,取精用宏,根基深厚。青年时期,辗转于闽、粤、港、台及南洋诸国,办展出集,声名鹊起。
中年后客居古都长安,先为西北美协国画研究室专业画师,后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为艺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桃李遍天下。其间佳作泉涌,独出新意,画坛为之震动。
郑乃珖先生在“砚云山馆”
年,郑老55岁,“文革”开始,他被罪以“反动学术权威”而遭磨难,至年方获解脱。年奉周恩来总理指示,应邀赴京为宾馆作画,又遭“批黑画”运动冲击。
年9月9日,郑老于身心疲惫中退休,返回福州,设斋“砚云山馆”,终日作画不辍,绘艺愈加炉火纯青。同时,主持美协、画院工作,建树颇多,品高德厚,清名远播海内外。
“文革”结束,郑老亦以杰出成就和高贵品格受到国家重视和艺术界尊重,出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福州画院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福建省儿童基金会名誉会长等。虽已名播天下,郑老却永远朴素、诚挚、谦和地在他的“砚云山馆”里过着既普通又不寻常的画家生活。
年,郑乃珖先生与来访的岭南画派大家杨善深先生合影于“砚云山馆”。
年,经赵玉林先生(—,号佛子明璧,原籍浙江绍兴,为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介绍,我与一位朋友得以至梅峰的“砚云山馆”拜访郑老。
当时郑老与夫人杨位琛、郑大干(郑老之子)老师,皆在斋中。这一次的拜访,我与友人皆有幸获得了郑老的墨宝——郑老当场为我书写了两幅对联,友人也获赠一幅。
年我与赵老合影与郑老,与郑老家族的缘分,也自此结下。我也开始收藏郑老的作品,陆续经手了不少,与郑老家族年轻一辈儿孙也建立起更为深厚的情谊。
但遗憾的是,在年之前,市面上能够流通的郑老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工笔重彩作品,少之又少,且假作泛滥。收藏一件特别有价值、有份量的郑老精品,成了当时我的一个没能实现的念想。
这种虽有作品析出,但缺乏精品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年。这之后,中国的拍卖市场持续向好,从名家手中释出的、从新加坡、香港等地藏家手中回流的郑老作品,更多地在拍卖市场中出现了。
年,北京诚轩春拍上拍了郑老的一件画作——“芝桃晋寿”,我也在现场参与了竞拍,在场上举到了万,但场内另有一位来自西安的女士自70万起便一直与我对举,最后又举了一手,在万落槌。最终,这件画作以.5万元成交。由此可见郑老的作品在当时的拍场上即已拥有了不俗的表现。
芝桃晋寿年作
立轴设色纸本
×67.5cm
年北京诚轩春拍中以.5万元成交
年,保利拍卖在福州征集拍品,由我牵头,约出了郑老的三个儿子——郑大宏、郑大陶、郑大干三位老师,与保利书画部的征集人见了一面。但囿于一些原因,当时关于郑老作品的拍卖事宜,尽管有过讨论,但没能最终结果。
这之后,随着家属内部关于郑老遗作归属问题的明晰,市场上对郑老家族收藏的郑老本身的作品及其藏品,投以更大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zz/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