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朱老师在和交流作文教学时,突然问了一句:“什么是画面?”这个问题让我一愣,就像酸甜苦辣咸这些熟悉的滋味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没有人去想着详细定义,这属于我们共有的感觉,属于共性的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些太熟悉的东西反而没有人去仔细思索。我写了“用画面来写作”“从时间的流动来让画面动起来”“美来自开阔的画面”等帖子,竟然还没有定义过什么是画面。
在定义作文的画面之前,我们先来看美术的画面,绘画作品中的画面有单一的事物,比如山、花、果、虾子、树藤等,还有几种事物构成的画面,比如山水河堤亭台小舟等组成一幅画,无论是画一个事物或多种事物,绘画都讲究层次构图,以及构图之间流淌的气韵生动,营造一个“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宋代画家郭熙的山水画观)的艺术意境,一个让观众可玩味可游目骋怀可身临其境可放飞想象在其中神游的艺术天地。欣赏画面得到的美感一来自画面的“实”的笔墨线条,另一方面来自观众“虚”的审美心理——想象力,感受力,领悟力和共情力。这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激发形成欣赏画面的愉悦过程。
简言之,绘画作品的层次构图气韵意境给观众提供了想象力驰骋的空间,能唤起美的体验。“美”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正如“自由”可以解释人许多的追求。画面的美可以由单个事物或人来表现,也可以有多个事物或人来表现,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幅画呈现的情景和表现手法能满足人的审美,唤醒美的体悟,激发美的想象。
我在简述美术的画面时其实也是在简述文字的画面。文字可描述单个事物或多个景物人的组合,能否构成画面在于是否营造出了一个有层次构图、可望可游、可供读者游目骋怀放飞想象的艺术天地。
例如描写单个事物的画面的例文: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是画面,有形状有色彩,多像画家笔下的紫藤萝。)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简笔画)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这是画面,作者注入了想象力,用动感的帆和拟人的笑容,把读者也带入了美的想象空间)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回忆中的紫藤萝是简笔画)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简笔画)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作者还是用想象力把读者带入花舱、帆、瀑布这一系列喻体所构成的喻境之中,和谐而优美的画面)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描写多个事物组成画面的例文
龙城四月含香
邓静
懒洋洋醒来的阳光推开了水墨色的城市,碧绿晶莹的叶芽拥挤着钻出湿漉漉的枝头。洋紫荆花、木棉花、杜鹃花、樱花约好了,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清晨一起开放,繁花明媚,刹那轰动寂静的春天。(雨后春景图,多个事物构成)
四月的空气是熏香的,湿润的花香混合着草木清新的气息在酝酿,慵懒的,暖暖的,有种恋爱的味道。这样奢侈的日子,适合什么都不做,就浸泡在春天的气息里,让微醉的爱意从心地里洋溢。(从嗅觉描绘春的感觉)
龙城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有着山野气质的杜鹃花挤在花圃低处朴素而热烈地绽放;熙熙攘攘的洋紫荆花如一群烂漫的少女,忙着给一条条街道勾勒一道道粉红的蕾丝花边,让城市增添了温婉的气质;木棉花如雍容的贵妇人,盛装坐在苍老的枝头,矜持不语。红千层碧绿狭长的叶片中绽放一串串红绒花,像枝头燃放着的爆竹,喜气洋洋地点燃了春天的激情。(从低往高描绘春花烂漫的画面)
泡桐树在墙角悄然撑开了素雅的花伞,如娴静的乡下女子,在春风中低吟浅笑;和它有着同样的气质的是苦楝树,洋洋洒洒开满了一树的淡紫的花簇,幽香怡人,无烟自燃。(简笔画)看见它们,让人联想到“素年锦时”这个词,没有人在城里栽种泡桐树和苦楝树,但它们总能无声地扎根在大街小巷安静的一隅,沐浴风雨,日高日长,到了春天蓦然绽放一树纯洁芬芳的花朵,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它们的存在和美丽。(叙述)
四月的色彩是妩媚的,移步龙城街头处处成景,人浮在花海中特别有精气神。我骑电驴晃进西江花鸟市场,宛如从城市的大花园一头扎进一个草木馥郁的小花园,买了一盆叫“宝莲灯”的花,小小的花朵神似一盏盏精巧的粉红小灯笼,点缀了我空白的屋角。春花似海,我且独享一朵。(叙述)
看万物拔节,呼吸的是有活力的空气,心地也掂量着要播种点什么,才对得起这样有生命力的时光。想起了去年秋天,卖葫芦的妹子送给我一小袋葫芦瓜籽。园子里的木架凉亭四周花木婆娑,泥土肥厚,最适合点豆种瓜。在向阳处松土刨坑,洒几粒葫芦种子,埋下小小的喜悦和希冀。从此,日子多了一份温馨的牵挂。(叙述)
“我一个人呼吸着这些新鲜的香气
对着身体充盈的季节笑出声来,多美
我心怀复苏和生长的万物,在此刻,
忽然萌生思念,多美……
当我在这个
安静的午后,和渐次到来的明媚
深情相拥的时候,多美……”
阿未的诗歌《多美》最适合表达我四月的心情。
活在这珍贵的四月天,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文字的画面是指人物景形成层次构图,可欣赏观望、神游其中,可放飞想象得到美的感受和感悟的小天地。
我们常说诗情画意,画面感的产生不在于文字的多寡或描述的繁简,而在于能否构成意境,能否让读者产生美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简析:词人抓住了早春乡村景象的特点,用一系列密集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辽阔的审美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词人有层次构图的生动描述画出一幅乡村春景画卷。
我常强调写作要构建立体空间感的思维,立体空间的艺术就是画面,画面中见天地、见生活、见自我,见天地为美,见生活为善,见自我为真。
我的作文心法研究范围是中小学的记叙文,属于散文范畴,我们的写作是为了呈现真善美,以画面作为载体最能打动人,因为画面有美感,唤醒视觉的感受,唤起想象力的飞翔,唤起欣喜的满足。
来看我的创作,如何在画面中见天地,见生活,见自我。
波心一颗珠萝卜洲
邓静
萝卜洲像一艘绿色的小船,静静地停驻在河流的中央,它的身边有过急流,有过惊涛,更多的时候是缓缓流淌的江水,微微的涟漪拥簇着它,柔和的浪声为它轻吟浅唱。(见天地的简笔画)
百里柳江,一碧万顷,二十一座大桥飞架碧波之上,为它增添了气势和壮阔。萝卜洲亭亭玉立在文昌大桥和壶东大桥之间的河域,像是从江河里涌出来的一块翡翠,一颗绿色的明珠,点破了河流的寂寞。河水在这里划出狭长的弧形,打破了平坦流动的节奏,浪花拍打着洲岸潮湿的绿色,如拍打草木生香的两岸。(扩大立体空间和视野,增添萝卜洲的气势,见天地的画面)
萝卜洲与明净碧绿的江水同一基色,是百里柳江一点灵动的色彩,一点安静的生气和情调,草木藤蔓繁茂,深绿浅绿错落有致。秋天的时候,树木间丛生的芦苇用雪白的芦花点染着繁绿;到了春天,东风染尽三千顷,江面上悠悠飞来一群白鹭,如白云的碎片,在萝卜洲上纷纷扬扬落下,萝卜洲是白鹭迁徙的驿站,栖息的风景。(从时空视角写出富有美感的画面,见天地)
十一年前,柳江河下游的红花水电站蓄水,上涨的江水如果吞没这个小沙洲,远方飞来的白鹭将会无处停歇。于是,萝卜洲被增高加固,覆盖上葱葱郁郁的树木植被,保留住了原始的形态风貌,这座造化和人工相得益彰的小绿岛,白鹭可以在上面逗留,白云可以在上空徘徊,游人赏玩的目光可以在其中流连,还有,我那嗜好游泳的甘哥也可以旁着它歇气。(叙述)
每天早上,在萝卜洲周围水域,你都可以看见一个矫健的身影在江水里出没,那是我的甘哥,偶尔他会露出光光的脑袋,如一颗闪亮的水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生活的简笔画,因为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比喻,水珠般的人融入洲水之间,带来一种空间的想象)他的水性极好,可横渡宽阔的柳江一两个回合。一个猛子扎进深水里,运气好的话,赤手空拳可捞上一条大鱼。甘哥在柳江里畅游累了,时常在萝卜洲上岸休息,那里也是他栖息的风景和驿站。
我是旱鸭子,对甘哥的水性自然是佩服得不得了,对他坚持游江的毅力更是顶礼膜拜。天风霜雪雨雷打不动他都要游柳江,就是汛期时江水暴涨,他也毫不犹豫地在大雨中,一头扎进浑浊的滚滚洪流,在巨浪中搏击,在电闪雷鸣中飞翔。(叙述)
甘哥的倔强坚持,偶尔会收获一些惊喜。一次,晨泳后,回家的小路旁、草丛里,他发现了一只八哥鸟,小家伙居然愿意乖乖地跟着他回家。今年夏天洪水退却后,河岸淤泥里有一只大甲鱼在挣扎,干哥把它救了出来,放养在家里小院子的水池里,池里还有其他小伙伴——大螃蟹、鱼儿,都是甘哥游泳得来的小生灵,统统养在大水池里。(叙述)
最解水风情的甘哥,游泳小憩时,站在河岸不时拍几张萝卜洲的艳照,那独特的视角真让人惊艳。只见,蓝天辽阔白云飞驰,两岸重翠掩映一川碧水苍茫,河心萝卜洲岿然不动,数点山峰耸立江边,重重叠叠的绿一起跌落河流里,随波涌动。(气势恢宏的画面,见天地)
初秋的清晨,薄金似的阳光下,独立文昌桥头,清凉的江风弥漫着秋天的气息,我写下《望萝卜洲》的诗歌——
碧水沙洲一色裁,
流云飞鹭共徘徊。
映日波心一颗珠,
千山重翠踏浪来。
往来的风景川流不息,萝卜洲在秋水中淡然伫立,仿佛是河流宁静的内心。(见天地见自我的画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