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棉花 > 木棉花性状 > 正文 > 正文

以艺抗ldquo疫rdquo别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9 22:01:06

以艺抗“疫”|别样“三月三”精彩在云端

南疆三月木棉红

作者:红袖

南疆木棉红,必是春天。这记忆鲜红如火。

在三月南宁,每每看到木棉花开,我就很怀念老家那些高大的木棉树,想着它们此刻必然都在盛放吧。而透过那些红木棉,我仿佛能找寻到父亲年少时曾经的足迹。

父亲离开我们九年了。今年三月三,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回老家。昨晚给在老家的二堂姐打电话。跟她说今年不回去了,同时转点香火钱,请她们代为烧放。二堂姐是重情之人,老家屋里一直供放着我父母的遗像。闲聊中,二堂姐说起今年甘蔗还没砍完,以前那块甘蔗地现在重新划分,又不算我们家的……我安慰她,你年纪也大了,不用太操心那么多事情,最要紧是保重身体。她嗯啊着表示同意。

挂了电话,我在   我医院长大。父亲会在每周六晚赶来看望,第二晚离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里,父亲身着绿军装,我四岁小样儿,咧嘴傻笑,小妹坐母亲怀里。母亲笑容最是灿烂。那照片被母亲拿到后,好长一段时间,她都对摄影师未提醒因而裤脚一边高一边低为由,一说再说。若干年后,每次看到此片,我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母亲裤脚位置。父亲后来转业到南宁。每次来看我们,必拎来单位食堂打的馒头包子。他抢着做各种家务,走之前必定提水把家里那个大水缸装满。我小学四年级那年母亲也调到南宁。不料,全家人的平静生活结束于年冬天。母亲突发脑溢血,不到七天,人去了。算来,父母聚少离多,好歹也做了二十年夫妻。母亲走后,父亲一颗心,一份爱,平分给了我们姐妹。

  那段聊聊可数的与母亲初相识的文字,是父亲74岁那年五一小长假,他到我家小住时,陪他在楼下花园散步时的述说。父亲当时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我后悔没多问几个为什么,想来必能打开父亲的话匣子。可惜那未知已永远成谜。

那天我也没问父亲后来为什么不再找个伴。其实母亲走后第三年,大姨妈见他一个人当爹当妈太辛苦,主动提出帮介绍。那阿姨是她的好朋友,客人是在一个喜气洋洋的春节假期顺便把我们姐妹从大姨妈家带回的。可父亲才跟人家说几句话坐下不到10分钟就把人打发走了。当时我们不明就里,后来才知道他是怕。大伯因为续弦,两个堂姐饱受后娘的气和骂。后伯娘得仁慈伯父帮忙养大她自己的几个孩子,度过人生最困难期便撤退回去了。前车可鉴,老爸必是怕我们受委屈,所以铁下一心:不再找了。

那时我们年纪小,哪能理解父亲的苦衷?我们是父亲的一双眼珠子,被他珍爱,得他呵护。父母亲仿佛完成了养育陪伴交接仪式。父亲接过了后一棒。

我深深知道,生命里除了父亲的遗传基因外,他对我影响至深,譬如节俭的习惯,知足的感恩,与人为善的信条,对理想的信仰以及在苦难面前永不退缩的顽强。就为这些,我也要用自己的一生感谢父亲。

现在正是三月下旬,在办公区散步,经过东拐角,我会特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xz/633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木棉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