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棉花 > 木棉花性状 > 正文 > 正文

木棉花落绿叶生人民资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16 11:05:29
傅金荣与同事穿过森林,巡视边境供电线路。易欢摄木棉花又名英雄花,红彤彤的花朵开满祖国南疆。花开一季,又到了清明时节。在凭祥市法卡山烈士陵园,傅金荣坐在老班长金昌平的墓碑前,诉说着这一年祖国的强盛和边境的繁华,59岁的傅金荣已两鬓斑白,眼神深邃。墓碑上老班长的照片,永远定格在23岁少年模样。傅金荣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南方电网国旗巡线班的第三代班长。当兵时手握钢枪保卫祖国,退役后拿起扳手建设边疆。守边建边,是傅金荣在17岁入伍时向班长许下的诺言,如今42年过去,即将退休的他,用一生践行了这个诺言。扎根边境用一生兑现承诺在傅金荣右膝盖上,留有一条10厘米长的伤疤,那是傅金荣入伍第一年留下的。那年春天,高大的木棉树在边境线挺立,火红的木棉花冒出枝头,这是来到异乡的傅金荣第一次见到木棉花。当时连队在石山上修筑工事,傅金荣从石堆上滚下来,膝盖被石头割破,鲜血染红了石块。班长金昌平见状,立马抱着傅金荣的大腿,包扎好伤口。在新兵连,班长金昌平教会傅金荣部队的纪律和基本的作战技能。分配到连队后,两人又重新相逢,一同站岗一同巡逻,傅金荣早就把这位大自己2岁的班长,当做最亲密的战友和兄长。金昌平响应祖国号召,从家乡福建来到凭祥边境,建设和保卫祖国,并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边疆。傅金荣立下誓言,要接过班长和战友守边建边的遗愿。年,傅金荣退役,按照回原籍分配原则,他回到桂林在全州水电局工作。妻子也有一份称心的工作,儿子聪明可爱,父母健在。工作上,全州电网建设速度在全广西各县排名前列,傅金荣已是班长,正是用武之地。每年清明回到凭祥扫墓,看着曾经为了国防作出贡献的边境村屯还没有通上电,在微弱的煤油灯下,贫穷如黑夜笼罩着村寨。在战友的陵墓前,傅金荣如鲠在喉。一边是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另一边是自己对战友许下的承诺,多年来他一直在这个选择中激烈斗争。“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年,边境发展,凭祥电网建设急需人才,傅金荣终于等到这次机会。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他带着5岁的孩子回到了边关凭祥。情系边民用生命守护誓言贫瘠的哈斯特地貌上,满山遍野的石头,缺少耕地,木棉花开的时候,孩子们成群结对采摘木棉卖,用来补贴家用,边境急需发展其他产业。傅金荣加入了当时电网建设最前线的国旗巡线班,一根根电杆,一条条银线把电带入村寨,边民开始发展粗加工产业,一家家红木加工作坊兴起让边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当时施工机械很简单,基本上靠人力。”傅金荣举着长满老茧的双手,比划着怎么依靠人力将几百斤重的电杆抬上山,又是怎样在沟壑密林里牵引导线。在潮湿的山谷被山蚂蝗咬伤,在烈日下爬上电杆高空作业中暑,背着几十斤重的工器具贴着石头爬山……成了傅金荣他们这一代国旗巡线班人深刻的记忆。一个村挨着一个村架线送电,每到一个村时,村民都会在村口聚集,傅金荣和大家一起扛工具,抬电杆,一同出力。等到建设完成后,全村人围着变压器,在一旁放鞭炮,敲锣打鼓,喜庆如同过年。不过,傅金荣他们还要挨家挨户给村民装电表安灯泡,确保每户村民都能正常用上电。当时人员少,工作量大,傅金荣一个人要负责两个镇共19个村的通电工程,早出晚归。年,傅金荣的妻子患病去世,儿子只有10岁,无人照看。每天早上6点半,傅金荣就煮好一锅饭菜,给儿子吃一天。从村里面施工完回到家经常是晚上9点多,儿子玩累了就坐在门口等他,直到睡着。同样,也是因为在外施工,傅金荣错过了见病危母亲的最后一面。“穿上军装保卫边疆,脱下军装建设祖国!”这是傅金荣一直铭记在心的诺言。年,傅金荣在回收旧工具时,碎瓷片扎进脖子,鲜血直流,全身发冷。医院才把瓷片取出,瓷片所扎位置正是大动脉和神经元中间,位置偏左将会大出血性命难保,偏右则是神经受损变成植物人。即便是这样,傅金荣几次拒绝了家里在全州安排好的工作。心怀边疆用热血谱写信仰年凭祥实现村村通电,年凭祥建成“小康电示范县”,年凭祥第9座35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投运,公里的10千伏线路如毛细血管一样布满祖国南疆的每个角落,边境村屯从“用上电”实现了“用好电”的转变。凭祥进入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范围,如今,凭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沿边开放城市第一。在凭祥友谊镇礼茶村,切割红木的机械声此起彼伏,红木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大大小小的红木加工厂超过了80家。村支书农贵东将一封承载村民感激之情的信递给傅金荣手中,感谢3轮电网升级改造,让村寨有了充足的电力发展产业,村民不但实现了脱贫还过上了好日子。在边境村屯,有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办厂的红木老板,有越南籍的技术工人,有世代扎根边境的村民。每次巡线路过,傅金荣操着一口浓浓的全州口音普通话,跟迎面而来的人热情的打招呼。有时候回应的是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有时候是地道的本地话……傅金荣总能清楚地记起对方的名字,也能聊上两句家长里短,大家有用电问题也习惯找他。多年的巡线,傅金荣不但把根扎在这里,把心留在这里,也和这个地方、这里的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也要为边境电网建设做一份贡献,付出自己青春力量!”26岁的林子镇大学毕业后从广东来到凭祥。在听完傅金荣的故事分享,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傅金荣在担任国旗巡线班班长时,带领大家一起为边境电网建设,将守边建边的精神融入到班组文化中。如今,班组从第三代到了第五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班组文化的影响,留在了边疆。边境线上的木棉树红花掉落,枝头长出了嫩绿的树叶。一代人的退场,有一代人接力,傅金荣将那面指引拓荒建设电网的国旗,传给下一代国旗巡线班,这代人将举着这面国旗走完属于他们的长征路。(易欢胡仁艳)本文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xz/1307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木棉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