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派军舰来印太地区,不仅计划穿越南海还向中国提出申请,希望停靠中国上海或青岛。
现在最新的消息来了。
德国外交部发言人阿德巴尔9月15日表示,中国已作出决定,拒绝让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停靠中国港口。
图为德国外交部发言人阿德巴尔。
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今年8月2日从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启航,开启七个月的印太航行任务,现在已抵达印度洋。
这是德国自年以来,首次派军舰来印太。
图为“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从威廉港启航。
德国防长卡伦鲍尔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德国军舰此行是为了维护国际水域的航行自由,表达对地区伙伴的支持。德国外长马斯也发表了类似观点,表示德国要承担维持国际秩序的责任。
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从实力上看,德国现在根本没有几艘能拿得出手的军舰来维护航行自由和维持国际秩序。
德国海军人数只有1.6万,七艘F-、F-型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建造、排水量吨,此次要穿越南海的“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就是其中一艘。
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两艘F-型护卫舰,排水量吨,首舰于年开工建造。
另外还有三艘排水量吨的F-型护卫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
今年4月,辽宁号航母带领一艘型驱逐舰、两艘D型驱逐舰、一艘A型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去西太平洋演习,当时有欧洲专家表示,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实力比整个德国海军还要强。
所以,德国放话派一艘军舰来印太维护什么航行自由,说好听点是不自量力,说难听点是打肿脸充胖子。
有德国议员认为,德国军舰此行有对华挑衅意味。既然如此,德国又为何向中国提出申请停靠上海或青岛呢?
这就是德国两面三刀的地方。
美国拉德国来站台,德国不敢得罪也不敢拒绝,只好答应美国的要求,派了一艘军舰来凑凑数壮壮声势。
德国知道这么做会激怒中国,所以又提出申请停靠中国港口。
按计划,德国军舰停靠韩国仁川后,再到上海或青岛停靠,接着南下绕过台湾东部从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在不进入南海岛礁12海里的情况下穿越南海停靠越南胡志明市。
虽然我来了,但我不挑事,中美两边都不得罪。
现在中国直接断了德国的想法,而美国那边对德国也产生不满,让你来“航行自由”是为了向中国示威,你怎么还要停靠中国港口?
两边都不得罪变成两边都得罪了,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从小喜欢看书,漫画、小说、杂志、名著……无所不看,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的确能满足一个小朋友无边无际的想象力。是的,我暂且把十岁之前的“阅读”称作“看书”,它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爱书如命”的我,力求把每一本看过的书完好无损地保存,谁动了跟谁急,拒绝共享。这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因此,小时候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把书翻破,还喜欢在上面勾勾画画,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浑浑噩噩的,我就已加入了“高考大军”,每日都在纠结如何能拿更多分。作文,便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终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半强迫性地开始了“做阅读笔记”之旅。所读的书也从色彩缤纷的小说变为严肃文学和作文素材。强迫总是让人痛苦的,每日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更没时间写写画画。不过,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大脑处在飞速发育的状态。发育的结果,便是在大脑中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思辨体系。而有了思辨性的结果就是,在阅读时,文字不再是平面的,它变立体了。既而阅读的激情会被点燃,你会在看到某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后开始浮想联翩,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以逐步达到认可。无论是文学性的文字还是理论性的叙述,都能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微的世界,让你去判断,去吸收,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那么这时,你便获取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尽管不是专业作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xz/1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