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棉花 > 木棉花生境 > 正文 > 正文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二百零八燃烧的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2 14:54:21

作者

杨春山

朗读

崔志

崔老师写在前面的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木棉花吗?在崔老师的老家,就种了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木棉花树,它隐忍、坚强,不像别的树那般秀气,能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浪打,依旧俊逸挺拔!木棉树的花是鲜红的,像火焰一般,燃烧着熊熊的生命力。一到春季,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红色,似火烧云般惊艳。当然,木棉花也可以制成美食,以至于崔老师现在想起木棉花,鼻腔都窜动着那清淡的花香。木棉花是孤傲的,它的美不轻易外露,但一旦你发现了它的美,那将会永远烙刻在脑海中,汇成一缕难以言达的“乡愁”!接下来崔老师要为大家朗诵一篇《燃烧的木棉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一下木棉花的美吧!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在滇西北的高山峡谷里,从罅隙中穿透过来的风,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来远方的热烈气息。而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就如一位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在金沙江沿线绽放的木棉花,聚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挺立在江岸边的木棉花树,不离不弃地依偎着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木棉花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春会让木棉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树和木棉树的称谓。一树木棉花,就是一树春天里绽放的火红与希望。有了木棉花娇艳的容颜,滇西北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的身影。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依然有着挺拔不凡的气度。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意味。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而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每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枕芯,或是用来做菜,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河湾里的一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馨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张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所及之外,当它们的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蛰居小城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怀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出木棉花瓣清香的睡梦,陪伴着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

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遭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崔老师写在后面的话:

同学们,在欣赏完杨春山老师的文章后,你们是不是也被那红透了的木棉花所惊艳呢?木棉花的美,不仅仅在于它鲜艳的色彩、清淡的花香,更在于它坚韧、含蓄的品格之上,花开会再败,花谢又花开,循环反复,季节在不断更改,唯一不变的是思念故乡的情感。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虽然一直在赞叹木棉花的美,但是内心想传达的却是“乡愁”。他怀念故乡的一切,故乡的淳朴、温馨,而木棉花恰好是朴实、温暖的,因此作者大费笔墨,赞颂木棉花的美好,希望能通过木棉花来一表思乡之情。同学们,文章已经读完了,接下来认真完成后面的习题吧!

1.第②一④段从形、色方面刻画了木棉花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词语回答。(3分)

2.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5分)

3.第⑦段中“目光所及之内”和“目光所及之外”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4.有人认为文章量后一段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认为这一段很重要,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答案:

1.(3分)形:俊逸挺拔,硕大肥厚。(2分)色:鲜红艳丽。(1分)

2.(5分)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语言生动,情感浓烈,(1分)讴歌金沙江边的木棉花无处不在的美丽和奉献、朴实、隐忍的精神气度。(2分)

3.(4分)目光所及之内:木棉花开花时赏心悦目,凋零后食用可口。(2分)

目光所及之外:木棉花给人以“弘扬美好,摒弃丑陋”“勇敢绽放”的生命启示。(2分)

4.(6分)示例1:不能删,结构上,第⑨段说“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遭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紧承第⑧段“陪伴着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而来,衔接顺畅自然。“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一句还有点题的作用。(3分)内容上,这一段反复出现“幸福”一词,是对前一段写“怀念”木棉花的深化,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3分)

示例2:可以删,内容上,第⑧段反复强调我对木棉花的“怀念”,木棉花对我的“陪伴”,神完意足。第⑨段可以看成是“陪伴”的表现之一,并没有给文章增添新的内容。(3分)结构上,删去第⑨段后,文章在“陪伴着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中结束,言简意赅,令人回味,避免了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之嫌。(3分)

点击查看往期更多精彩文章

↓↓↓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白发》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一)《脸谱》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二)《目送》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三)《暮色中的炊烟》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四)《树的沧桑》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五)《静虚村记》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六)《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七)《拾叶者言》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八)《五月槐花香》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一百九十九)《米粽之忆》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黄河一掬》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一)《拜谒李时珍》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二)《一日的春光》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三)《梧桐树》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四)《大城小树》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五)《歌者》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六)《保存心灵的澄澈》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

(二百零七)《家有斑鸠》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sj/9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木棉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