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红温馨的木棉花节
作者李振霞
摄影郭松云、杨华
审阅金春明
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主席)。这个向往,有物质上的满足,也有精神上的满足。二者相互依存。精神上的满足,是获得一切美好生活的灵魂。请看,海南黎族自治县昌江,是怎样升华人们灵魂,使二者相得益彰,大放光芒的。
(一)去个好地方
我们小团队,昨日去昌江县,寻国家评定的美丽乡村,即黎寨排岸村。考查后,见困苦的黎族同胞脱贫致富,我们的心里万分喜悦,激情满怀,回转较晚,下榻在昌江县的一个相对廉价的宾馆。
晨起,打开宾馆的窗子,一股温馨的凉风,迎面而来,还带来几分芳香。见旭日东升,朝霞灿烂,绿树成荫,鲜花铺于路旁,感到很舒畅。加上昨日晚餐后,漫步街头,不由得感到,这昌江县政府和县委,领导有方,把城市建设得好美,
很现代化。
早餐后,我问驾驶“司令”,“今日路向何方?”他说“昌江我熟,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样子显得有几分神秘,不明说去处。我心想,:“不问了,装点傻吧,上车后还能不知道?”
我没有多问,心想“他为人真诚、可靠,有把握,信他那个‘好’字”,我们就來一个“信天游”吧!
果然,一上车,小广本刚开动,“司令”就给自己的嘴按上“启动键”,说:“我昨天已经和金教授商量好,我们两位男同志到一
个地方,给你们二位女士过三八妇女节。”
“那是一个大大的广场,昌江的黎家都喜欢,特别爱那个广场,像北京人爱颐和园。名叫“昌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每当节日,开大会,演出节目,看木棉花开等,人们都纷纷积聚到那里。过得特别热闹。”
他还说:“是黎族千古文化的演示区。有黎家风情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是音乐、舞蹈、戏剧等演出的大舞台。我过去每来这里,都感到,很有教育意义。大舞台的演出和过各种节日,县市的政府和党的宣传部门都出面组织。”
他又说:“因为木棉花每年二、三月盛开,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看花,现在,这里正在过木棉节。今天是年3月8日,正赶上三八妇女节,两个节一起过了。”
有人说:“司机开起车來话多,不然爱睡觉,开车有危险”。
我很感谢这条“行规”。他这一说,我全明白了。这个地方,是昌江县委和县政府,让当地黎族和外來客人,享受思想文化大餐的胜地。
(二)意识形态和自然生态并举
这次出行,我发現团队每位同志,都有深切的家国情怀。对祖国各地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有深切的感情。
行车走到大广场边,还没等找到停车位置,“司令”就喊:“快把那两棵木棉树拍下來”,并说:“来得晚些,有的花落了。”看“司令”好像很心疼花落,小郭立刻下车拍照。
停好车,杨“司令”还让小郭,将大型告示拍下来。大家还让我站在那里,于是,到广场,我成了四人团队进入镜头的第一人。
女友关切的说我身上有伤,需要找个地方,坐着看美景。她还选择广场中一个可观望四面八方的漂亮凉亭,安排我坐下來。
女友诚实、愉快、心地善良,办事还特别认真。对刚刚拍的告示,不知我本人是否会认可,拿出手机,让我看、说一起研究,不行再拍。
我很满意,特别是将告示牌上的字,拍得非常清楚。留下了我们來此地所获欢乐的大背景,牌子上的八行字,每个字,都能看清楚。即
“昌化江畔木棉红
海南?昌江春季文化旅游系列推广活动
美丽乡村生活节
(昌化江畔站)
欢迎您”
下面的两行字,极为明确地说,这是党和政府组织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虽然字小,但会让你清楚地看到:
“指导单位海南文化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我让他们三人全场逛一逛,他们依了,而我自己坐在亭子里。四外无阻挡,什么都看得很清楚。
广场内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黎族中,天热爱打赤背的男士,不仅罩衣,也不再穿腰系布带的黑衫,而穿上各色新潮T恤衫。妇女穿得更为鲜艳漂亮,不是演员,胜似演员。
我是91年来到岛上工作,任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兼中央党校教授)。当时,见到乡村的黎族女同胞,多是穿自己手织的粗布素衣。我们省党校还有四位黎族同志,其中,一位是女人事处长,其他三位,是教师。
我的那位黎族女友,任人事处长,名叫黄继英。为人正直,工作勤恳,作风淳朴,爱帮助人。每当春节晚会上,唱黎族歌曲,特别好听。但穿着总是很简单,家在黎乡,收入少,生活苦啊。今日不同了,全部脱贫。
我还认识一位黎族男同志,是洛东县党校副校长。为人正派,特爱学习,老实诚挚,助人为乐。听说我來海南工作,家需阿姨,海口人不愿做阿姨。他就将妻子的妹妹介绍给我。
当我去洛东黎乡接她,只见家有一个三人睡的挂有蚊帐的木板床,此外是几块石头搭起的炉灶,上面放一口大锅,整个屋子空空的。爸爸上山上打野兔去了,妈妈和她在洗野菜。妈妈说:“平时,我们就吃这些,山上的野物、野菜,和家种的一点菜”。我又把房间看了看,和第一次看,差不多,只是蚊帐竿上,搭了几件旧衣物。当时看完,我很难过,心里不由得出現几个字:“穷得让人心酸。”
于是,尽管这位18岁的姑娘,一再说“我不会做饭”,我还是毅然地决定录用。她的姐夫(那位校长)一再鼓劲说:“不会,向李校长学嘛,你高小毕业,普通话没有问题,可以交流。”姑娘特别高兴地答应了。我们一起,由她姐夫陪伴高高兴兴回海口了。
半年后,乡里开服装厂,地方领导帮她报了名,说报名的姑娘里,她的文化最高,能起骨干作用。我只好放她回去上工。
当时,她走,我心里很不捨。因为,她很淳朴、善良、谦虚、爱学习,特别可爱。当时,将出国留学女儿不到5岁的孩子、我的外孙女带来了。这位黎族姑娘,不仅向我学,还向小孩学。
记得,一次我给她钱,让买点西红柿和茄子。工作忙,匆匆忙忙上班了。
下班后,她非常坦诚地说:“阿姨,你的小外孙女真聪明。
我不知道什么叫西红柿和茄子,没吃过。问她,她从冰箱里,拿出两个东西告訴我,这个是西红柿,那个是茄子”。
听说,现在,她的家乡,也已全部脱贫。我们对黎乡脱贫和下一步振兴的考查,拟去洛东。也多日再想看看毛公山。那里的纪念馆,仍展示着30年前,金教授写下的讴歌毛主席的诗篇。
同时,我要去寻找,在我最困难时,帮助我的可爱的黎族姑娘和亲属,我想念他们。
因为,我來到海南,已有30多年历史,现在,分辩黎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外地人不困难。只是由于前无古人党的伟大脱贫政策,全面澈底脱贫,富有了,他们的着装变化大些。
在广场上,有两位黎族姑娘,我看出來了。她们是准备上船、头戴红帽、手举红伞,身着上白、下粉绸裙的少女,急赶去逰江、划船。背对着行人。
又来两位,不戴帽子的粉裙白衣少女。黎族脱贫,日子好过了,黎族少女,虽不是演员,但衣着美丽,令过路人神往。
细看,凉亭的右彻,是一座连绵起伏雄伟的高山,名为霸王岭。蓝色的火车绕山穿行。我问凉亭里身边坐着的逰客:“那火车是在从深山老林里往外运木材和山货吗?
他说“平时是这样,现在,不全是。有不少是坐人。二三月份,是木棉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许多人来看木棉花。漫山红遍,特别好看。他们是坐火车绕山看的。”
当我先生回来,将他坐在江畔椅子上的照片,转到我的手机上。
我对他讲:“有人说,可以坐火车看木棉花,那可能趣味横生啊!”。他笑笑说:“想到一起去了。我也听说了,我还去找火车站,没找到。下次来,再去吧”
于是,他还将手机上蓝色火车行驰的照片,转发给我。
我说:据百度网刊登,有人介绍:
“昌化江是海南岛第二大河,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发源于琼中黎母山林区的空示岭,横贯海南岛中西部,流经琼中、五指山、乐东、东方、昌江等市县,最后在东方市四更镇旦场村西流入南海”,“昌化江河谷两岸青山连绵,山水悠悠,田园静美,天然景观美不胜数,宛若不施粉黛的少女,美的自然而纯粹,引人入胜。”
“昌化江不简单啊,咱们就坐这赏江吧!不过,还得仔细观察一下人们怎样上船,下一次來,咱们也到江里畅逰一番。”金教授说。
这时,我们就坐在一起,看人们是怎样上船逰江了。还边开玩笑。
“怎样上船逰江,真得仔细观察,学着点。下次,你腿全好,咱们去逰江,先看别人怎样做,下次能顺利些。这一次,没有事先学好怎样坐火车,今天就没能够坐火车看木棉花。”我先生好像很惋惜地说。
“好像先得到一个女孩那里买票”,我说。
我指着那位穿黑衣、白裤,带着帽子的少女说:“我已经观察到,多人找她,她从小挎包拿出什么,虽远看不清,像是票,交给游客。”我说。
“有票后,人们排队上栈桥”。
得到船票的人,当然非常高兴”老金说。
“十多人,坐满船,就开起来,多畅快!”我想。
他们一个又一个的人,在山下,在江里,在碧波荡漾的江水中,看着山上火红火红,漫山遍野的木棉花。
好令人羡慕啊!我眼随着他们船潇洒的漂逰,心中的木棉花竟朵朵怒放。
看完,金教授说:这一次是见习,下一次再实践。”
他又说:“不过,今天,学习很多,再照几张照片,以便在记忆里,永远保留这美好的时光。”
于是,我们就在刻有昌化江畔木棉红的大石雕前一一留影:
正想离开,江边一艘船靠岸,上来的,是几位美女。我们的摄影师小郭说:“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为纪念这伟大的节日,我和她们说说,让她们和老教授一起拍个照”。
我说:“她们像个演出集体,着急走,不一定同意”。我们的女摄影师,性格豪爽,颇有能力。他好像穆桂英,“能调动千军万马”。立刻跑去,又跑回。
她对我们说:“几句话就行了,我说一起过三八节,她们特别高兴”。就这样,她把大家聚在一起,排了一个视频。这些美女姑娘,真的非常愉快、可爱,欢欢喜喜一再说“谢谢,谢谢!”我们回应“不客气,下次再见!”
李振霞
写于三亚市山水国际小区年3月24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