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恒
铭记历史不忘英雄
国防在线客户端-04-05作者:邱子健
近日,中部战区空军某装训基地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军营”读书汇活动。在启动仪式上,《血染的风采》作者、一等战功荣立者、陆军某部研究员胡国桥大校向基地领导赠送《血染的风采》,并讲述了一些书里书外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多名新兵:
今天在这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一直在感动着。既被以朱德总司令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英雄、一代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而感动,同时,也看到了我们新一代军人的风貌,也想到了我身边的战友。我看到大家都是今年的新兵,而且都剃了光头,这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当年,拉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军曾在西南边境进行的那场保卫祖国的战斗中。
在我大学毕业前夕,老山之战打响,后来我有机会参加了这场作战。当时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只能在报纸上、在电台里听到英模报告,我被老山战场上战斗英雄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其实,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英雄梦,这个英雄梦来自红色基因。我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美术本上画的都是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还有王成,他是电影《英雄儿女》中高喊“向我开炮!”的一位战斗英雄。电影最后,王成手持爆破筒冲向美军,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镜头印刻在我脑海中,至今历历在目。
可以说,这些战斗英雄影响了我的一生。但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我身边的英雄。年我大学毕业后,报名参军到石家庄陆军学校进行了一年的军事训练。军校毕业后,我们奔赴了云南老山前线。当时总部决定选派部分优秀学员去前线代职见习,一般学员不主动申请可以不去。但是我和许多同学坚决要求上前线,而且要求到前线最危险的阵地。
出发的时候跟你们现在一样全都剃了光头,很多战友写下了血书,写下了遗书。我在战区最前沿的阵地坚守了70多天。所在连队打退了敌人上百次的偷袭和进攻,被授予老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涌现了许多英雄。有名的、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很多人都了解,但是更多的战士还不被世人所知,他们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血染的风采》这本书里只选择性地记述了26位我相对熟悉的战斗英雄。这些战斗英雄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军人,这跟我们老一辈的英雄,包括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甚至是抗美援朝这一代的军人还不太一样。这些英雄他们没有生活上的“饥寒交迫”,没有“杀父之仇”,没有迫不得已的“揭竿而起”,他们上战场就是为了履行一个军人神圣的使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奔向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些英雄,他们最鲜活,跟我们这个时代最契合,与我们新一代的军人更贴近。我军今后还要打仗,这些战斗英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于年申请了一个课题“老山精神研究”,被国家社科基金批准立项。经费虽然很少,但是我把这个课题当作一种情怀,当作一项事业,几乎投入了我所有的精力,基本上在这几年期间没过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包括星期六、星期天,甚至让我的爱人、我的女儿一起参加。这只是第一本书,后来我们又出了第二本《血染的答卷》,第三本是课题研究成果稿,正在上报结题,就是《老山精神研究》著作,近40万字,多页纸,多幅图片。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创办了“英雄旗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sj/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