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批又一批有特色、有品位、有内涵的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在京城出现,一幅生动而厚重的实体书店图景呈现而出。北京媒体采访团日前对丰台区、大兴区、房山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多家书店进行了探访,这些书店反映出北京实体书店发展的最新趋势。
蔚蓝书店
书香社区:家门口的阅读空间升级了
家门口的社区书店升级了,这是此次书店探访活动最大的感受。
泰舍书局位于北京西三环西局地区,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店内藏书约5万余册。进入泰舍书局,高达7米的通天书阁令人眼前一亮。这家书店以中式园林为设计灵感,装修风格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每位来此的读者都感到无比震撼。
这是上海三联书店旗下生活品牌READWAY首次与社区结合的创新模式,旨在为周围的居民打造一个家门口的“沉浸式”书店。泰舍书局店长于雯雯表示,为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店内设有轻餐饮区,读者约好友来此小坐,品一杯咖啡,读一本好书,尽享闲暇时光。
泰舍书局
社区书店已成为周末带娃、学生学习的好去处。一屋拾光书店位于房山区拱辰街道卓秀北街4号院,现已成为房山区儿童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新地标,“儿童成长第三空间”是该店的核心运营理念。“除了针对孩子的服务外,我们也有很大一部分服务针对附近的大学生。”一屋拾光书店主理人付笑介绍,因书店与良乡大学城相邻,在书店的楼上空间提供了相当多的自习室,来店的学生可在此处品读书香,享受片刻的宁静。
燕山新华书店也是社区居民离不开的文化宝地,书店位于燕山岗南路东一巷2号底商4号,“与北京中轴线相似,我们书店采用了对称设计。”书店负责人介绍,书店的特色之一便是用故宫文创和荣宝斋文创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将浓浓京味与书香结合在一起。
这家书店还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这里是纯正燕山文化的“根据地”,书店设有“燕地书”专区。北京市燕山新华书店总经理卢华介绍,燕山本地作者写的书和写燕山的书都在这儿了,其中大部分书均可免费借阅。
掇集书店
书香京郊:酒店大堂生长出“最美书店”
传播先进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京郊书店呈现出丰富而厚重的文化风貌。
刚刚入选北京“最美书店”的掇集书店位于大兴国际机场木棉花酒店大堂,占地约平方米,集综合图书区、主题展演区、商务与旅游主题馆、饮食生活馆、模拟飞行体验区等功能为一体。读者在书店内漫步,每个转角都是一个新的空间,每个空间都有惊喜。
这家书店坚持举办读书会活动、中轴线主题展览活动等,连续两年与自闭症公益机构联合,举办慈善展览。今年,掇集书店继续拓展公益之路,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增加自闭症青年社会实践机会,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更多就业可能。掇集书店运营总监任正松表示,书店在目标人群、功能定位方面都做了新规划。“目标人群首先是酒店客人,也辐射到整个机场旅客,同时与周边社区都有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书店已是“网红”,很多读者会专程前来体验、打卡。
齐贤书店
远离都市喧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京郊书店有了新样态。齐贤书店位于房山区半壁店村的北京修德谷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内,“我们的理念就是希望让经典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书店负责人李成诚表示,“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是齐贤书店最主要的特色,来店的客人可以穿上汉服,再通过学习《礼记》上的礼仪,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此外,书店常驻有7位非遗传承人,除了汉服体验室外,还为到店的读者提供二十四节气美食、香道、串珠、古琴、太极、诗词等十几种传统文化体验。
书香校园:独特场景让学生动手体验
位于大兴区北京印刷学院的毕昇书坊,是此次探访的唯一一家位于高校内的书店。
毕昇书坊今年3月正式营业,面积共有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设有阅览区、文创区、自习区、休息区四大区域。店内书架排排竖立,独特的白色网点元素烘托出书卷的优雅气质。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毕昇书坊负责人袁宇霞介绍,在这样一所以印刷出版为特色的大学里,整齐密布的孔眼有着独特的含义,它们代表印刷微距之下的最小单位——像素,由像素组成的图画与文字,在经过精妙的出版流程后成为知识的载体。
毕昇书坊
依托学校浓郁的“出版”基因,毕昇书坊还积极探索实体书店的场景体验感。书坊内设置了一个可供学生们输出创意和设计的区域,大家可根据他们的想法进行图书装帧、文创产品的开发。此外,来店的读者可以通过免费体验,近距离接触复古印刷机并进行互动操作,独家藏书票、印院风特色文创等产品也“上新”迎客,可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体验与需求。
书香园区:打造城市特色文化会客厅
此次探访还发现,园区书店打造“全民阅读”体验升级的全新文化业态,开启了崭新而扎实的探索之路。
位于银座和谐广场二层的句象书店以图书为媒介,搭建起了集图书销售、共享阅读、图书借阅、儿童成长、咖啡轻食、文创展销、文化沙龙、空间租赁等文化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阅读空间。
何为“句象”,书店文化空间业务部总经理肖涧解释,“文章中有很多标点符号,而句号代表一句话的结尾。大象又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动物群体,‘句号加象’,传达出书店为家庭阅读和成长服务的品牌理念。”
句象书店
句象书店的确与其他以借阅为主营业务的书店不同,读者仅需缴纳一定的押金,店内95%的图书均可借阅。肖涧表示,“目前,书店一年流转的品种可以达到种,常年库存有2种,平均一个月会更新多种图书,一年可供读者借阅的册数有15万册左右,备货库存有8万册。”
探访过程中,记者们还发现另一家藏在园区内的书店同样不简单。首书阁位于丰台区西三环的首科大厦一层,于今年4月20日正式开业。首书阁负责人那彬介绍,首书阁主要定位为文化园区企业的配套书店,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选书、订书,打造首科大厦入驻企业职工精神文化家园。
而在美丽的房山区大石河畔、攀天红文创园内,耕读书院·玙璠书店借助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的艺术资源优势,以“引进来”“推出去”的方式,正在打造乡土艺术特色品牌。这家书店在显要位置设立“乡土文化”主题阅读角,展示《京西之南》《房山志辑》等颇具房山特色的乡土文化图书。此外,书店还定期邀请文化、史志领域的专家开展交流分享活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房山区诗歌学会、房山区文联、房山作家协会等都参与其中。
蔚蓝书店荣华南路店同样具有探索的基因。“蔚蓝书店主要做机场书店,现在已经有20年的经营历史了,目前在全国22个机场共有家店,我们这家店是蔚蓝时代唯一的一家城市店。”蔚蓝书店店长刘津京介绍,蔚蓝书店荣华南路店定位为“文化便利店”,除售卖图书文创外,还销售儿童类数码产品、提供咖啡饮品等,为园区读者提供一个便利的阅读空间。
“新书可以第一时间借阅,是我们蔚蓝书店的另一大优势。”刘津京介绍,为了让园区读者更好地感受书香氛围,蔚蓝书店荣华南路店在园区内部分写字楼布置图书角,每3个月对在架图书进行更新,将好书不断送到公司门口,园区员工在上下班路上便可轻松借阅自己喜爱的书籍。
摄影: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