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三河坝战役
01
广东省梅州市,被誉为“世界客都”,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富有红色革命色彩的地方。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有一个红色革命纪念园,笔枝山顶,木棉花旁,回望94年前那场三河坝战役。
我跟随解说员黄叔叔的脚步走进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正是木棉花开放的季节,道路两旁种植的木棉花竞相绽放,挺拔的树干和血染的红花,仿佛在向我讲述94年前革命先烈的故事。于是通过询问黄叔叔来更深入的去了解这个故事。
02
我:黄叔叔,能给我讲述一下三河坝战役发生时的背景吗?
黄叔叔:好,在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调兵遣将,"讨伐"起义军。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然后9月18日,部队进抵大埔县三河坝,便开始有了这三河坝战役。
我:原来是这样,可以给我讲述一下三河坝战役的一些具体过程吗?
黄叔叔:当时,我军主力集中在笔枝尾山、龙虎坑,前沿阵地上有三架水龙机关枪,30余里的山头都埋伏着起义部队英勇的战士。而敌人不敢贸然渡江,在西岸挖战壕,隔江对峙。年某天下午,枪声响起,敌军发动进攻,并于半夜偷渡。起义部队“半渡而击”,集中火力,击沉了敌人大部分船只。第二天,敌军又捉来10多条民船,载兵强渡,再次被起义军击退。直到第三天早上,江面浓雾弥漫。敌人利用浓雾强行渡江,在火力压制下,对起义军形成夹击之势。人对抗2万多人,坚守3天。到第三晚,起义军决定撤离。起义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留守,掩护大部队撤离战场。那时七十五团第三营只剩下多人。
我:哇,那真是一次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留守啊。激烈的战场上,一定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情景,叔叔,能给我讲述一下三河坝战役的一些让人难以忘记的场景吗?
黄叔叔:当时为了留下革命火种,父子同当兵,儿子走,父亲留;兄弟同当兵的,弟弟走,哥哥留!当时有附近的村民出去埋抗战士兵的尸体,看到那些排的整整齐齐的一堆尸体,整个人脸都被吓青了。
我:当时村民们也和战士们并肩作战吗?
黄叔叔:是啊,当时当地民众自发给起义军送粮送水、帮忙救助伤员,与起义军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当年起义部队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在回忆录中写道:“经过发动群众,战斗中当地农民武装多人与我们并肩战斗,共同杀敌。许多农民还燃放鞭炮,帮助我们迷惑敌人……”就算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你抬头仰望看看那座丰碑,仍然能听到当年激越的枪声,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革命初心的啊。
我:革命先辈们真的是太伟大了,看着这个纪念碑,肃然起敬,那叔叔这场战役对当时正在进行的革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黄叔叔:你看到这个标语,这个标语提示这场战役的重要性:“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03
在阳光下,朱德题字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熠熠生辉。纪念碑旁,朱德铜像身穿戎装,深情地凝望着这片浴血奋战过的土地。
我:都说时光能带走一切,可是看来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也会被铭记的。
黄叔叔:对啊,时光哪能带走啊,你看时光已经走过了92年,但还是没有把这场战役的气息消磨掉。你们年轻人知道得少,年建碑的时候,从山头挖出的烈士骸骨就装了满满四大水缸。到年的时候,在纪念碑建设围栏时,当年的阵地上仍然不断挖掘出新的骸骨,很多手里还紧握着枪。这些历史留下的痕迹,仍然能让你感受到这场战役的惊心动魄啊。
我:感谢黄叔叔今天为我讲述了这么多关于三河坝战役的故事,我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每当我们回顾前辈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经历时,总是潸然泪下,恍惚是在时空对话,他们的精神为后人敬仰。无论是战争时代的英雄,还是那一时代的见证者,都如朱德总司令所说的:你们无上光荣!
-END-
注重实践扶助农工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mianhuaa.com/mmhcz/10190.html